早上起床后,悠然自得地在阳台上晒着太阳看着柴静的《看见》这本书。突然楼上吵架吵的甚是厉害,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听到楼上吵架了,每次都是伴随着咕咕嘟嘟的物品跌落到地板上声音、妇女歇斯底里的呼喊声、小孩声嘶力竭的哇哇哭闹声、间歇性的愤怒的男性咆哮声。
这一次吵闹的比之前几次都要凶,我感觉不太对劲,打开门,走上楼梯,准备去帮他们和解一下,心想:毕竟是一家人,没必要闹到这个份上。当我走到楼上时,女主站在门外,朝着门内哭喊道“你为什么打我,我出来没有打过你,你为什么打我”,他们的门没关,我看到他们玄关的台面上堆满了书籍,放不下的书籍已经被实实在在的塞在了竖立起来的书层上面,想必也是一定程度上的知识分子,我刚准备去拦架,就听到女主对着门外吼道:“我是在受不了你了,你给我走”,听到这些,我的脚步迈不开了,感觉自己想好的劝解的话不一定能凑效,反而可能让他们觉得不堪的场面,此刻他们需要的是冷静,然后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我重新回到阳台,继续翻看书籍《看见》,正好看到讲述十几位女性因为无法忍受自己的丈夫而杀害丈夫的故事,调查中的大部分女性都是在无数次沉默忍耐之后才爆发了最后的还击。我从小也经历过父亲喝醉酒,发了疯似的,拿着砍刀要杀人,当时母亲哭泣着抱着我躲在房间的角落里,我至今还清晰的记得那门框旁边残留的被刀砍下的凹痕;母亲的性格是那种凡事都隐忍,不主动把事情摊开来说的那种,我之前还嘲笑母亲懦弱的性格,后来我才明白这是“恐惧留下的阴影”,一个没有当过弱者的人,不会体会到这种恐惧。那些女犯人之所以环击,正是因为恐惧的一层层积累,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就会以暴力的方式爆发。
“叮咚,叮咚”,一阵门铃响声打断了我的思绪,我打开门,看到是天猫超市的配送员,他说打我手机没人接,担心我家的东西又丢了,现在都不敢放门口了,听到楼上的吵闹神,他说:“我也是离过婚的人,一个人来到异地杭州,无依无靠”。我不知道该说回答他,脑子中对婚姻这件事有了缕缕疑惑。
楼上的声音渐渐消停了下来,我也看到这篇报道的结尾了,结尾处柴静写到“他人经受的,我必经受”。在最近的几年里,我愈发的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不要随意地站在自我的立场上使用自己那有限的人生经历去揣测与评判别人的人生,我们不曾经历过的一切都让我们的评论显得格外肤浅。
此时,老婆问我,“我们如果吵架了,你会怎么样?”,我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