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意义
既然每个人都要死亡,那人活着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在我生病之后,生命进入倒计时,最初医生判断可能的生存期只有3至6个月,那么在剩余的时间里,如何让自己的生命过的有质量过的有意义是我思考的比较多的问题。人如果都必有一死,那一辈子的艰苦奋斗节衣缩食又是为了什么?如果从地球千万亿年的演化史来看,最终一切都将尘归尘土归土,一切都是没有意义的存在。那既然来到这个世界了,就需要不枉此行,过好每一天,真实而自由的活着,用你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感受这个世界的美好。在你们出生前,我和你们妈妈每年都会出去旅游,出去之后,才发现,原来世界是那么丰富多彩,每个地区的特色美食满足你口腹之欲,不同民族的文化对你的灵魂进行层层洗涤,让你有种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洒脱感,在你们年富力强的年龄,有机会的话,多出去看看吧,即便当时感触不深,但是就是那些不经意的瞬间会再未来的某个时刻持续地影响着你。
人生是一个不断成长和体验的过程,当我们带着一颗积极乐观的心态,坦然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与困难,珍惜当下每一个瞬间,用心感受生活中的美好,这样的话,无论何时,在你最终通过努力体会到快乐与成就感时,这对于你言,其实就是生命的真正意义。
其实很多事情它不需要有意义,吃喝玩乐并不等于虚度光阴,吃苦耐劳也不等于意义非凡。当你焦虑、精神内耗的时候,请一定要记得,人生是各种各样体验的叠加。只要你想,你就可以去做那些看似毫无意义的事情,比如说发呆、看日出、数星星、坐在草地上一整天,你的体验就是意义。人生不一定要去做大家世俗认为有意义的事情才对,也不是非得按照社会主流价值观去生活,如二十多岁要娶妻生子、三十而立有车有房,这些都是别人给的意义,是否执行就看我们自己。谁都是第一次来人世间,意义是我们自己赋予的,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只要你当下是享受的,那你的人生就是有意义的。
什么是幸福
对什么是幸福的定义有很多,但我觉得这句话说的比较贴切:所谓幸福,不是得到你想要的一切,而是享受你所拥有的一切。它是从自己内心出发,以无欲的方式保持对这个世界的感恩的心态来面对一切。就像现在的我,感恩身边的一切,感谢我还能想健康的人一样行走,感谢我还能看到路边盛开的绚丽花朵,感谢我还能闻到带着花香和青草味的空气,感谢我还能品尝到爸爸妈妈做的可口饭菜,感谢我还能主动排泄大小便,感谢我还能睡得着,要感谢的太多太多。不要觉得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因为我的病到终末期了,可能面临着无力行走,必须终日待在病床上,病房外的一草一木可能无法在看到,可能由于肠梗阻无法再进食,终日靠着营养液维持着生命体征,可能无法自主如厕,需要依靠外置的造口来处理排泄物,可能每天面临无数次疼痛,让你彻夜无眠精神恍惚。所以,感恩并享受现在你拥有的一切,你会无比开心,就像今天下午我在楼下罗森店前的花圃边坐了一整个下午,虽然什么都没干,但是内心感到无比富足,不觉得是在浪费时间,而是以还算舒服的状态享受这惬意的人生,我不知道这种状态还能维持多久,所以我格外珍惜。
这就像史铁生说的那段话:“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多么清爽。咳嗽了,才体会不咳嗽的嗓子多么安详。刚坐上轮椅时,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岂非把人的特点搞丢了?便觉天昏地暗。等到又生出褥疮,一连数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才看见端坐的日子其实多么晴朗。后来又患‘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怀恋起往日时光。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
过去一年,因为患病,我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终末期患者所面临的生存困境,能有尊严的走过人生最后一段路程都成了很多患者的奢望,但这对普通人来说再平常不过了,有时候真的感觉人生除了健康和爱,没有什么是不能失去的,所以当你们在未来觉得生活过不下去的时候,不要抱怨,你拥有的已经比很多人多了。我虽然不能判断二三十年后这个社会会变成什么样子,但我想生活一定还是不容易,因为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需要过的坎,无论世界怎么变,人活着这个世上,不应该以追逐金钱为目的,而是应该以追求幸福为目的,因为人无论赚多少钱都不会开心。我希望你们在未来的一生中,保持对自己、家人和生活的热爱,有爱的地方别的地方一切都是富足的。我有时候看到你们可爱的样子,内心别提多开心,也很是舍不得离开你们,如果上天不剥夺我的生命,让我放下任何面子并且身患残疾,每天趴在路边向行人乞讨遭受唾弃,只要能陪着你们长大,能继续当你们的爸爸,能继续爱你们,我都愿意,真的,我非常愿意。我想让你知道,爸爸妈妈真的很爱你们。
对死亡的态度
从小到大,在我的记忆中,对死亡概念少之又少,最多的可能是每年清明节父母给埋葬在老家的爷爷奶奶通过画灰圈的方式烧纸了,我们被教育要边烧纸,边叫爷爷奶奶过来捡钱,好让处于另外一个世界的亲人有继续不至于落魄,以此表达过逝去亲人的思念。再后来,外婆去世没能回家送外婆最后一程,成了心里一直挥之不去的遗憾。
死亡对整天忙于生计的人来说,似乎很遥远,遥远到很多年都不曾想到这个词。直到去年,命运把我从工作生活中拉到了这个词汇辐射区,让我直面生命的最后时刻,我才意识到,原来死亡离我们这么近,近到随时可能出现。老婆问我是否害怕死,我说不怕,我怕的是死的不尊严、死的痛苦,如果真的要死,那我期望尽可能少一点疼痛。人在真正死亡的前一刻,一般不会太难受,因为大脑会分泌多巴胺,让自己以快乐的方式离开,但是在这一刻来临前,可能需要面临数周或者更久的病痛折磨,都说癌痛比分娩还要痛苦,对于体验过模拟分娩疼痛连四级疼痛都过不去的人,我很难有自信能够忍受未来的病痛,也许到那一刻后,什么都由不得我了吧。
如果我必须在某个时刻死去,有时候我还挺感谢上天的,感谢让我得的是一个慢性病,给我预留了足够的时间来准备死亡,准备与亲朋好友道别,准备把自己的一生通过书信的方式讲给孩子们听,准备完成生命中哪些先做而因为忙没有做的事情,也给那些爱我的人一断治愈心灵的缓冲期,不至于当突然的死亡来临时,对他们产生太大的打击。
近一段时间,我身体上多个部位不断给我发出信号,提醒我珍惜最后这一段时间,我知道给我预留的时间不多了,需要抓紧时间去完成一直在拖延的事情了,比如给你们的信,但每次下笔,却不太敢写,因为怕写的不好,对你们的价值不大,又担心写的过于教条主义,让你们产生抵触心理,所以几封信写了好久好久。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是客观世界的现象,而非个人所能控制,是我们不用急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记得去年才确诊患病的时候,查询到公司有一个人身保险,可以赔偿30个月工资,前提条件是2年内死亡或重度残疾,我还因为这个纠结了好长时间,即担心自己很快死掉,不能再陪陪你们,又担心活的时间超过2年,2年后死亡了就拿不到保险的钱了,如果总要死亡,总得让我燃烧尽最后一点价值吧。后来你们妈妈的话让我彻底放下了这个顾虑,她说你在的每一天都是无价的,是多少钱都换不回来的,就当做那份保险不存在。
死亡对现在的我来说,可能近在眼前,也不用考虑保险的事情,我也不害怕死亡,因为我需要做的大部分事情都基本完成,该交代的也交代的差不多了,之前最放心不下的是你们兄弟俩,后来也慢慢放下了,因为我知道你们未来大概率会比我更优秀更有出息(谁让你们是我的儿子呢,对吧),即便没能做出一番事业,也不要灰心,如果生活实在艰辛到了难以为继的日子,也可以去寺庙当当和尚,抛弃世间的一切杂念,寻求内心的宁静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不要太贪恋世间的物质,因为你再珍视的东西,在死亡后,对于活着的人不过是一些毫无价值的东西。你的热爱,你的事业,你的一切都会成虚无,在我看来,这更多的是破除一个人在世界上生活的一切执念。人一旦离世,穿过的衣物、盖过的被子、睡过的床单、用过的洗漱用品等,都会被亲人直接丢进垃圾桶。活着的时候精打细算,小心收藏的,即便破旧不堪不舍得丢弃的东西,死后家人毫不犹豫全部清理,什么都不会留下,除了房子和钱财。三代以后,时间就会悄然抹平一切,曾经你存在过的痕迹,你的徒子徒孙甚至都不知晓你的名字。生前赞了一屋子,死后带不走半片砖瓦,最后能陪你的,只有你自己和你的脾气。人这一生说白了就是一个体验的过程,活着活着就老了,好着好着就没了,没有一样东西是真正属于你的,只有活着的每一刻,才是你的。所以,以一种向死而生的生命观来看待这个生活,你会发现你很幸福很富足了,感恩这一切吧,没有什么是应该和必须得。
最后,我想说,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这是《寻梦环游记》这部动画告诉我的死亡观。前两天跟你们一起看了这部动画片,你们还太小,似乎看不太懂,但是你们的爷爷奶奶却泪流不止,说不应该给你们看,我却觉得,不仅应该,还应该每隔几年就看一遍,我不希望你们把我忘记,我想让你们知道爸爸并没有离开,而是幻化成了天上的小鸟,以另外一种形式爱着你们。当你们感到伤心难过时,窗外那个叽叽喳喳的小鸟也许就是爸爸,你们并不孤单,爸爸陪着你们。就像电影里的埃克托爷爷一样,只要有人记得他、爱着他,他就永远不会消失。爸爸的身体可能会有一天离开,但爸爸的爱会像《请记住我》那首歌一样,永远留在你们心里。你们可以像米格一样,通过画画、讲故事,或者回忆我们一起玩过的游戏,让爸爸的存在变得真实而生动。
电影里的亡灵节多热闹啊!家人们用万寿菊铺路,摆上照片和食物,迎接逝去的亲人回家。将来,你们也可以在特别的日子里,点亮一盏小灯、画一幅爸爸的画像,或者来到爸爸的墓前,陪爸爸唠唠嗑。那时候,爸爸会像电影里的家人一样,穿过花瓣桥来看你们,哪怕你们看不见,但爱会像阳光一样包围着你们。
永远爱你们的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