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深信: 今日的失败,都由于过去的不努力。我深信: 今日的努力,必定有将来的大收成。
我没必要再为苍白的过去感到懊悔,过去的就让他如浮云般飘去,珍惜现在的时光,才会让以后的自己不为今天的不努力惋惜。这些大道理每个人都懂,但是很多时候我却选择了安逸、拖延、甚至逃避。计划今天完成的事情,心想先玩一把游戏再说;计划周末要看的书籍,却选择了跟朋友聚会聊天。一切的美好的计划似乎是堕落的说辞,用以敷衍内心渴求上进的良知。
我不是一个会选择的人,在一次次的选择中,我趋向于懦弱、无知、堕落。与我相处一段时间的人基本会给我贴上“沉默寡言”、“懦弱”等标签,看到这样的评价,我想反抗,但力不从心,最终还是不得不接受事实。
我不会选择,所以我希望自己能够逐渐学会选择,一般选择的方法是分析利弊,找出最优解(有点像大学学习的线性规划),或者使用经济学的机会成本理论来坐镇,在其次,就是听从内心的声音,苹果副总裁Heidi Roizen说“我们的内心比自己掌握更多的信息,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很难做决定时,问一下自己的内心,它其实已经有了答案”。
所以这次面对去与留的选择,谁也不知道那个会更好,每个选择都会有一定的取舍,但是我知道自己内心中想要的东西,我的内心已近帮我做了选择,虽然这个选择会让我放弃目前这个稳定的工作,很多人认为,低风险的事情才是稳定的,但讽刺的是,在瞬息万变的当今社会,寻求稳定反倒是有可能是最大的冒险。
我不是一个主动驱动性的人,或者自认为自主驱动型较弱的人。从牛顿的第一定律,我们知道“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我自己很难改变自己的状态,所以我堵上了自己的一切,来选择了一个能驱使我改变状态的环境。
王安石说: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所以要去加倍努力,不是为了换取成功,不是为了去超越别人,而是一种想去体验更大世界的欲望。